共 6 条
四种荒漠植物的光合响应(英文)
被引:50
作者:
邓雄
李小明
张希明
叶万辉
Andrea Foezki
Michael Runge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Ecosystem
[4]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Ecosystem 广州
[5] 乌鲁木齐
[6] 广州
[7] Gttingen University
[8] GttingenGermany
[9] Gttingen
来源:
关键词:
荒漠植物;
光合响应曲线;
C4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了胡杨 (Populus euphratica Oliv)、疏叶骆驼刺 (Alhagi sparsifolia B.Keller et Shap)、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bd)和头状沙拐枣 (Calligonum caput- medusae Schrenk)等四种塔克拉玛干荒漠植物的光合响应曲线 ,结果表明 :1四种植物中 ,疏叶骆驼刺光呼吸 (Rp)和 CO2 补偿点 (Γ)最高 ,净光合速率(An)以及水分利用效率 (WUE)最低 ;而 C4植物头状沙拐枣无论 Rp 还是 Γ 都最低 ,它的 An、光补偿点(L CP)及光饱和点 (LSP)都显著高于其它 3种植物 (P≤ 0 .0 5) ,而且因为非常低的蒸腾速率 (E) ,沙拐枣的WUE也较高。 2 4种植物都为喜光植物 ,但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根据它们光曲线中 LCP以及暗呼吸速率 (Rd) ,4种喜光植物的喜光顺序列为 :头状沙拐枣 ,疏叶骆驼刺 ,多枝柽柳 ,胡杨。 3柽柳光合响应曲线与日变化中的 An,gs等值差异较大 ,可能是该植物的温度生态位较其它三种植物范围较窄 ,设置的 2 5℃不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或者是在这个温度下气孔对光强变化的不敏感。 4综合前人的结果表明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发育阶段以及经过一定的诱导处理 ,胡杨可以因诱导而表现出一些 C4植物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5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