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质和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被引:18
作者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宗寿余
王才林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籼型; 杂交水稻; 品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6.03.003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4个籼型光(温)敏水稻不育系和13个恢复系按4×13 NCⅡ交配设计配组,对F1产量性状和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精米长、精米宽、精米厚、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千粒重等性状上,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而精米率、整精米率、单株粒重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非加性效应;所有性状中除整精米率主要受不育系影响以外,其他性状大多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但整精米率、单株粒重受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影响也不小;各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精米宽>精米长>千粒重>精米厚>垩白度>糙米率>精米率>单株粒重>整精米率;不育系蜀光612S和恢复系HR-2、籼10038是配合力较好的亲本,YW-2S/9311和PA64S/籼10065多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朱镇 ;
赵凌 ;
宗寿余 ;
张亚东 ;
王才林 .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04) :207-212
[2]   籼型杂交稻稻米碾磨品质与外观品质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J].
张利华 ;
王林友 ;
王建军 .
核农学报, 2003, (06) :417-422
[3]   籼型杂交水稻米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J].
廖伏明 ;
周坤炉 ;
阳和华 ;
徐秋生 ;
龙和平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323-328
[4]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J].
齐绍武 ;
盛孝邦 .
杂交水稻, 2000, (03) :41-44
[5]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米质现状研究 [J].
廖伏明 ;
周坤炉 ;
阳和华 ;
徐秋生 .
杂交水稻, 1999, (06) :37-40
[6]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J].
廖伏明 ;
周绅炉 ;
盛孝邦 ;
阳和华 ;
徐秋生 .
作物学报, 1999, (05) :622-631
[7]   杂交水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J].
李仕贵,黎汉云,周开达,马玉清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197-201
[8]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J].
廖伏明 ;
傅相全 .
中国农学通报, 1995, (01) :5-9
[9]   优质是杂交稻发展的必由之路 [J].
周开达,李宏伟,成宇 .
杂交水稻, 1994, (Z1) :42-45
[10]   杂交稻若干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初步研究 [J].
谭震波 ;
况浩池 ;
阴国大 ;
陈国良 ;
赵甘霖 ;
左永树 .
杂交水稻, 1993, (02)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