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金融的公私协同共治

被引:9
作者
王兰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公私协同共治; 新治理; 合作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面对金融新要素对传统监管的挑战,以公权为主导并集结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和金融企业等私法主体参与的合作治理,成为互联网金融治理模式优化的有益探索。囿于互联网金融公私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互赖基础薄弱,私法治理主体的自我规制能力不足以及公权主导的元治理机制适用异化等因素,我国互联网金融合作治理陷入失衡的困境。新治理框架下的系统协同论提供了耦合三方治理主体的公私协同共治思路,通过深化开放型共治组织架构、加强交互型共治规范建设以及落实制衡型共治权责配置等举措,有助于纾解既有的合作治理困境,并最终裨益于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宗旨的我国互联网金融现代化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大型科技公司的金融监管 [J].
奥古斯丁卡斯滕斯 ;
斯泰恩克莱森斯 ;
费尔南多莱斯特伊 ;
申铉松 ;
曹亚臻 .
中国金融, 2021, (22) :16-17
[2]   公司软法定位及其与公司法的衔接 [J].
王兰 .
中国法学, 2021, (05) :266-283
[3]   软硬法混合治理的规范化进路 [J].
沈岿 .
法学, 2021, (03) :69-83
[4]   平台金融:自组织与治理逻辑转换 [J].
夏蜀 .
财政研究, 2019, (05) :118-129
[5]   迈向公私合作型行政法 [J].
章志远 .
法学研究, 2019, 41 (02) :137-153
[6]   走向互动式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创新中“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变革 [J].
顾昕 .
学术月刊, 2019, 51 (01) :77-86
[7]   金融科技监管的合作治理路径 [J].
李有星 ;
王琳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49 (01) :214-226
[8]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与监管创新 [J].
许多奇 .
法学研究, 2018, 40 (05) :20-39
[9]   监管科技: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维度建构 [J].
杨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5) :69-91+205
[10]   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一种具备操作性的治理方案 [J].
熊光清 ;
熊健坤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8, (03) :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