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湿位涡定义的印度夏季风指数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徐忠峰
钱永甫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印度季风; 湿位势涡度; 季风指数; 中国气候;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印度季风区是世界上季风现象最显著的地区,伴随着夏季风爆发和撤退,季风区的大气风场和湿度场都存在明显的季节转换,这种季节转换可以作为区分夏季风与冬季风的一个很好的标准。以往的季风指数大多只考虑了季风区的动力场或热力场的演变特征。在综合考虑了印度季风的热力和动力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湿位涡定义了一个新的印度夏季风指数。湿位涡是一个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综合量,它既反映了风场的涡旋状况又反映了大气的垂直稳定度。研究表明:该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季风区大气热力场和动力场的季节演变特征。用湿位涡定义的印度夏季风指数不仅稳定而且可以较好地反映夏季风爆发时间、季风强度及季风的活跃与中断等多种特征。与以往的环流指数相比,湿位涡季风指数描述季风爆发时间的能力有较明显的改进。此外,该指数还可以很好地反映印度夏季降水的年际演变特征。初步的相关分析表明:印度夏季风爆发时间与中国西北及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呈负相关,与次年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夏季气温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此外,印度夏季风平均强度与前期华南地区春季降水也有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60 / 76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印度季风与东亚夏季环流的遥相关关系 [J].
戴新刚 ;
丑纪范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2, (05) :544-552
[2]   用湿位涡定义的南海西南季风指数及其与我国区域降水的关系研究 [J].
姚永红 ;
钱永甫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781-788
[4]   印度夏季风与我国华北夏季降水量 [J].
梁平德 .
气象学报, 1988, (01) :75-81
[5]   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结构及其中期变动 [J].
陈隆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6) :744-758
[6]  
A synoptic-climatic study of the onset of southwest monsoon over Mumbai[J] . Shravan Kumar,Thakur Prasad,Asha Lata Agrawal.Proceedings of the Ind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 1999 (4)
[7]  
A study of circul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Asian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s with their interaction[J] . Zhu Qiangen,He Jinhai,Wang Panxi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198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