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内固定治疗低度腰椎滑脱

被引:17
作者
何志敏
陈德玉
郭永飞
刘军海
陈宇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关键词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 内固定; 脊柱滑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 [矫形外科手术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阐述、探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 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低度腰椎滑脱的疗效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53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低度腰椎滑脱患者。分析手术前后的Boxall滑脱率、滑脱角及椎间高度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及融合率、手术方式、并发症之关系,阐述临床治疗新体会。[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9~21个月),49例(92.5%)病人获得椎体间骨性融合。术前与术后的Boxall指数、滑脱角及椎间高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融合器后移;1例患者发生椎间隙低毒性感染;2例患者发生神经根牵拉伤;1例发生融合器下沉。[结论]腰椎滑脱通过腰椎后路一次完成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与围手术期密切相关,手术过程因人而异,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巧、协调性关系尤为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441 / 14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腰椎滑脱症的回顾与治疗新进展 [J].
陈之白 ;
周良安 ;
王义生 ;
詹世强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03) :167-169
[2]   椎间隙撑开在腰椎滑脱症复位和融合中的应用价值 [J].
范顺武 ;
方向前 ;
张宏军 ;
胡月正 .
中华骨科杂志, 2006, (02) :105-109
[3]   后路椎体间植骨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 [J].
肖文德 ;
周初松 ;
靳安民 ;
张辉 ;
刘健 ;
丁金勇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 (24) :1867-1868
[4]   两种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轻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比较 [J].
费琦 ;
王以朋 ;
徐宏光 ;
邱贵兴 ;
翁习生 ;
林进 ;
田野 ;
于斌 ;
徐瑞 .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08) :486-490
[5]   腰椎内固定多次翻修原因初步探讨(附9例报告) [J].
王长峰 ;
贾连顺 ;
肖建如 ;
叶晓健 ;
周许辉 ;
魏梅洋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 (03) :21-23
[6]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的术后移位 [J].
赵宇 ;
邱贵兴 .
中华骨科杂志, 2004, (09) :57-59
[7]   RF与圆柱状自体骨块椎间融合治疗脊椎滑脱 [J].
时述山 ;
李亚非 ;
李放 ;
王仁润 ;
张龙海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9, (04) :13-15
[8]   Cage migration in spondylolisthesis treated with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using BAK cages [J].
Chen, L ;
Yang, HL ;
Tang, TS .
SPINE, 2005, 30 (19) :2171-2175
[9]  
Fusion for low-grade adult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 Wilco C. H. Jacobs,Arnold Vreeling,Marinus Kleuver.European Spine Journal . 2006 (4)
[10]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using local facet joint autograft and pedicle screw fixation [J].
Kai, Y ;
Oyama, M ;
Morooka, M .
SPINE, 2004, 29 (01)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