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劳动收入份额测度及分解——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

被引:2
作者
章上峰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键词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 理论劳动收入份额; 分解公式;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6/f.2016.12.01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6.2 [人民收入与家计调查];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劳动收入份额是理解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文章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估计得到理论劳动收入份额,并将实际劳动收入份额分解为理论劳动收入份额和市场扭曲两个因素。定义劳动收入份额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差值为市场扭曲。实证研究发现,理论劳动收入份额显示与实际劳动收入份额一致的趋势,是劳动收入份额长期趋势的决定因素;市场扭曲显示与实际劳动收入份额一致的波动,是劳动收入份额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实际劳动工资偏离劳动边际产出,是市场价格扭曲的根本体现。研究结果为正确理解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时变性提供新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31]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J].
章上峰 ;
许冰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551-568
[32]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武康平 .
经济研究, 2008, (08) :16-28
[34]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6
[35]   劳动力供求“拐点”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 [J].
王诚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6) :2-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