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张星 [1 ]
刘杏认 [1 ]
张晴雯 [1 ]
张庆忠 [1 ]
任建强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还田; MBC; MB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华北农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整个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CK(单施氮磷钾肥)、C1(生物炭4.5 t·hm-2·a-1+氮磷钾肥)、C2(生物炭9.0 t·hm-2·a-1+氮磷钾肥)和SR(秸秆还田+氮磷钾肥)。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玉米拔节期达到最高值,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MBC、MBN含量(P<0.05),并且随着施炭量的增加而增加。与CK相比,C1、C2和SR处理的土壤MBC和MBN分别提高了105.2%、146.5%、96.4%和123.9%、183.6%、114.3%;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施用高量生物炭更有利于增加土壤MBC、MBN含量。土壤MBC、MBN均与土壤温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较差,说明在玉米生育期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MBC、MBN的季节波动,而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MBC/MBN)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施用生物炭更有利于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活性和较稳定的土壤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943 / 19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生物炭对华北高产农田土壤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D].鲁宁.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10
[2]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的影响研究.[D].黄剑.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10
[3]  
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韩光明.沈阳农业大学.2013, 11
[4]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李明 ;
李忠佩 ;
刘明 ;
江春玉 ;
吴萌 .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 (07) :1361-1369
[5]   施用生物炭后塿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J].
陈心想 ;
耿增超 ;
王森 ;
赵宏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 (04) :751-758
[6]   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陈伟 ;
周波 ;
束怀瑞 .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18) :3850-3856
[7]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J].
韩新忠 ;
朱利群 ;
杨敏芳 ;
俞琦 ;
卞新民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11) :2192-2199
[8]   长期施肥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
马晓霞 ;
王莲莲 ;
黎青慧 ;
李花 ;
张树兰 ;
孙本华 ;
杨学云 .
生态学报, 2012, 32 (17) :5502-5511
[9]   添加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J].
匡崇婷 ;
江春玉 ;
李忠佩 ;
胡锋 .
土壤, 2012, 44 (04) :570-575
[10]   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玉米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J].
慕平 ;
张恩和 ;
王汉宁 ;
方永丰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5) :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