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心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徐黎丽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民族心理; 民族关系;
D O I
10.14154/j.cnki.qss.2005.04.033
中图分类号
C955 [民族性、民族心理];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本文在探讨民族心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民族心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认为民族心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虽然分别反映在民族认识、情感、意志及民族能力、气质、性格方面,但一旦民族心理形成后,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往往是这六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来说,如果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认识比较客观,情感上比较接近,气质、性格相投,能力接近,表现在双方交往方面则是民族关系向着友好方向发展;如果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有偏见,情感上比较抵触,气质、性格相距甚远,价值趋向不一,那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就是民族关系向着隔阂、纠纷及冲突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4+130 +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 [J].
戴庆瑄 .
学术论坛, 1990, (02) :52-55
[2]   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 [J].
荣·苏赫 .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88, (01)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