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

被引:8
作者
熊传麟
叶长盛
机构
[1]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地理识别; 脆弱性—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空间关联;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6.03.039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针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高度集中的连片贫困现象,以国际上应用广泛的脆弱性—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农村多维发展指数(MDI)和空间关联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域多维贫困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基于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和集成式识别方法更贴合多维贫困地理识别结果;(2)根据空间集聚G*i指数值,多维发展指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3)研究区37个县市中有23个县级单元被识别为多维度贫困县,其中14个是国家级贫困县,且冷点区、次冷点区与多维贫困识别认定的贫困县重合率达73.91%;(4)识别的多维贫困县被划分为基础建设缺乏型、金融基建兼缺型、人力基建兼缺型、发展条件缺乏型和生存条件缺乏型5种类型。多维贫困地理识别和空间格局分析,对研究区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及未来重点趋向 [J].
汤青 .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 (07) :823-833
[2]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 [J].
刘艳华 ;
徐勇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993-1007
[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贫困空间特征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为例 [J].
刘一明 ;
胡卓玮 ;
赵文吉 ;
王志恒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 17 (01) :69-77
[4]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村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J].
刘小鹏 ;
苏胜亮 ;
王亚娟 ;
黄越 ;
赵莹 .
地理科学, 2014, 34 (04) :447-453
[5]   河北省县域贫困度多维评估 [J].
袁媛 ;
王仰麟 ;
马晶 ;
魏海 ;
彭建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1) :124-133
[6]   县级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例 [J].
王艳慧 ;
钱乐毅 ;
段福洲 .
地理科学, 2013, 33 (12) :1489-1497
[7]   中国贫困的多维测度 [J].
方迎风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4) :7-15+124
[8]   中国农村居民贫困测度研究——基于山西的调查分析 [J].
孙秀玲 ;
田国英 ;
潘云 ;
张振 ;
张文丽 .
经济问题, 2012, (04) :79-84
[9]   怎样测度贫困:从单维到多维 [J].
邹薇 ;
方迎风 .
国外社会科学, 2012, (02) :63-69
[10]   多维贫困及其度量研究的最新进展:问题与方法 [J].
叶初升 ;
王红霞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8 (06)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