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土地退化成因及生态恢复对策

被引:1
作者
张思冲
李丽娜
叶华香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庆市; 土地退化; 生态恢复;
D O I
10.13577/j.jnd.2012.0626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土地退化是阻碍农业、工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黑土带资源流失、土地盐碱化、经济因素分别阐述了大庆市土地退化的成因和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对待盐碱化地区,应采取土壤改良修复技术和盐碱地植物修复技术改良土地;对待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通过调控理化性质、微生物修复和利用转基因植物修复技术进行土地修复,探索出针对研究区的生态恢复方案。结论指出,首先应加强土地退化的监测力度,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制定修复退化土地的方案。其次,采用和引进先技术,用生态修复法修复土地,改变土地理化性质,最后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对土地进行改良。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黑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J].
吴艳玲 .
中国水土保持, 2011, (03) :12-14
[2]   矿山及周边地区多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J].
仇荣亮 ;
仇浩 ;
雷梅 ;
叶志鸿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6) :1085-1091
[3]   资源型城镇土地退化时空特征分析——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J].
宁静 ;
张树文 ;
王蕾 ;
匡文慧 .
资源科学, 2007, (04) :77-84
[4]   白水滩土壤盐碱化分析及改良建议 [J].
韩丽君 ;
白中科 ;
李晋川 ;
崔艳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70-272
[5]   基于ASTER图像的干旱区土壤盐碱化遥感应用研究 [J].
亢庆 ;
于嵘 ;
张增祥 ;
赵晓丽 .
干旱区地理, 2005, (05) :675-680
[6]   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贾利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4) :352-354
[7]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工程治理技术研究 [J].
刘虎俊 ;
王继和 ;
杨自辉 ;
纪永福 ;
贺访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4) :329-333
[8]   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J].
罗明 ;
龙花楼 .
生态环境, 2005, (02) :287-293
[9]   土地退化的研究进展 [J].
程水英 ;
李团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3) :38-43
[10]   荒漠化概念中的“度” [J].
田亚平 .
中国沙漠, 2003, (06)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