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理论的陕西省“四化”协调水平实证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媛 [1 ]
范阳梓 [2 ]
张权 [2 ]
机构
[1]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金融管理研究中心
[2]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四化”; 耦合协调度; “四化”互动关系;
D O I
10.13682/j.issn.2095-6533.2015.05.02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利用耦合理论分析"四化"同步发展关系基础上,构建"四化"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陕西省10个市"四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四化"耦合协调度平均值为0.332 7,处于耦合拮抗程度逐渐降低的轻度失调状态;"四化"同步发展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性差异,耦合协调度大致符合关中、陕北、陕南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各市耦合协调度均不高,多数市区属于轻度失调及中度失调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J].
张鸿 ;
范满航 ;
张超 ;
段禄峰 .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4, 19 (05) :116-120
[2]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 [J].
董梅生 ;
杨德才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4) :14-24
[3]   陕西省“三化”协同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J].
郝晶辉 ;
夏显力 ;
刘沛璇 .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 (10) :2452-2457
[4]   中国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钱丽 ;
陈忠卫 ;
肖仁桥 .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1) :10-17
[6]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研究 [J].
陈志峰 ;
刘荣章 ;
郑百龙 ;
曾玉荣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3 (02) :155-160
[7]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
[8]   中国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J].
陈基纯 ;
陈忠暖 .
商业研究, 2011, (04) :112-117
[9]   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模式研究 [J].
卢建军 .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 15 (06) :64-67
[10]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J].
夏春萍 .
统计与决策, 2010, (10) :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