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地区下石炭统与下伏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地质意义

被引:17
作者
王立社
夏林圻
董云鹏
徐学义
夏祖春
李向民
马中平
杨鹏飞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陕西西安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4] 陕西西安 
[5] 陕西西安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关键词
天山; 石炭纪; 角度不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疆天山地区下石炭统出露广泛且与下伏地层多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如西部北天山的大哈拉军山组,中部中天山的马鞍桥组及东部南天山的甘草湖组均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显然,这是一个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两套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是鉴别造山运动的直接标志之一,此不整合可能暗示了古天山洋在早石炭世前已经闭合碰撞造山并进入陆内伸展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The40Ar/39Ar age record of formation and uplift of the blueschists and eclogites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J].Jun Gao;Lifei Zhang;Shengwei Li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0, 11
[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M].蔡土赐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13]  
西南天山蛇绿岩和蓝片岩.[M].汤耀庆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14]  
古中亚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M].肖序常;汤耀庆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5]  
构造地质学.[M].(美)M.P.毕令斯(Billings;M.P.)著;张炳熹译;.地质出版社.1959,
[16]   “磨拉石建造”和“不整合”在地层对比中的意义——以扬子地块及其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为例 [J].
周鼎武 ;
董云鹏 ;
华洪 ;
刘颖宇 .
地质论评, 1996, (05) :416-423
[17]   天山中段托克逊县可可乃克地区早志留世地层的发现及其生物群特征 [J].
刘洪福 ;
蒋克渝 ;
车自成 ;
韩天儒 ;
袁祖银 .
新疆地质, 1988, (03) :27-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