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特征与类型

被引:50
作者
陈宗峰 [1 ]
李裕瑞 [2 ,3 ]
刘彦随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模型; 乡村聚落; 类型划分; 生态安全; 黄土丘陵沟壑区; 延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深化乡村聚落微观研究,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该文利用延安市宝塔区2015年Google earth遥感影像,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与格网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延安市宝塔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基于多维组合特征划分了乡村聚落类型。结果表明:1)乡村聚落空间整体上呈集聚分布模式,且分布密度北高南低,密度大于5个/km2的聚落斑块,主要在桥沟镇和川口乡以北;聚落规模存在高值集聚特征,空间分布呈"Y"型结构;乡村聚落分布随高程、坡度变化呈正态分布,且81.42%的乡村聚落斑块最临近道路距离小于500 m,59.7%的乡村聚落斑块耕作半径为700~800 m;聚落形状指数受不同等级道路影响较大,高值区主要沿国道和省道分布,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三、四级油路和砂石路。2)蟠龙川样带内聚落格局特征受地形与耕地资源影响较大,210国道沿线聚落格局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3)基于多维特征组合矩阵将乡村聚落布局划分为9类,小规模-劣势区-集中分布和小规模-劣势区-离散分布是主要问题区。乡村聚落优化应立足于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分区推进,主要问题区实施优先整治战略,保障生态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4+316 +3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原理与设计技术
    刘彦随
    李裕瑞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10) : 1 - 9
  • [2] 基于耕作半径的采矿复垦区农村居民点安置规模预测
    胡兴定
    白中科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3) : 259 - 266
  • [3]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王洋
    张怡筠
    [J]. 地理科学, 2016, 36 (02) : 170 - 179
  • [4] 中国环渤海地区农村聚落及用地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分析(英文)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乔陆印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 25 (05) : 559 - 572
  • [5] 基于多维特征组合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
    张瑞娟
    姜广辉
    王明珠
    马雯秋
    何新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4) : 286 - 292
  • [6] 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刘彦随
    陈聪
    李玉恒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6) : 1 - 6
  • [7]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新近进展
    龙花楼
    刘彦随
    张小林
    乔家君
    [J].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 1145 - 1158
  • [8] 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与空间分异特征
    张佰林
    张凤荣
    高阳
    李灿
    朱凤凯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2) : 216 - 224
  • [9] 基于RS与GIS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与景观格局影响研究
    任平
    洪步庭
    刘寅
    周介铭
    [J]. 生态学报, 2014, 34 (12) : 3331 - 3340
  • [10] 土地整治:中国乡村空间重构的必由之路(英文)
    龙花楼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 (02) : 211 -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