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特征组合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

被引:27
作者
张瑞娟 [1 ,2 ]
姜广辉 [1 ,2 ]
王明珠 [1 ,2 ]
马雯秋 [1 ,2 ]
何新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类; 农村地区; 农村居民点; 布局; 组合矩阵; 平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应加强对其空间布局的科学表征与分类研究。该文通过阐释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内涵及关键构成要素,构建了多维度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及组合矩阵,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及类型。结果表明:可从空间规模、形态及区位3个维度刻画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共划分为10种布局类型,以中等规模-形态一般规整-优势区位、中等规模-形态规整-优势区位为主。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特征起到基础性控制作用,而城镇辐射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达性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状态。基于组合矩法综合多维度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可为村庄整治和布局调整提供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玉华 ;
高明 ;
吕煊 ;
许汀汀 ;
章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2) :225-232
[2]   中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 [J].
贺艳华 ;
曾山山 ;
唐承丽 ;
周国华 ;
张洁 ;
李莉 .
地理学报, 2013, 68 (12) :1643-1656
[3]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J].
海贝贝 ;
李小建 ;
许家伟 .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2257-2269
[4]   基于PPA方法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J].
刘明皓 ;
李东鸿 ;
夏保宝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4) :563-568
[5]   丹阳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沈陈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2) :261-268
[6]   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分析——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 [J].
郭晓东 ;
马利邦 ;
张启媛 .
地理科学, 2013, 33 (01) :45-51
[7]   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 [J].
邹利林 ;
王占岐 ;
王建英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9) :71-77
[8]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 [J].
马晓冬 ;
李全林 ;
沈一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516-525
[10]   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 [J].
韩非 ;
蔡建明 .
地理研究, 2011, 30 (07) :1271-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