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稻螟灾害的现状及损失估计

被引:93
作者
盛承发
王红托
盛世余
高留德
宣维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二化螟; 三化螟; 虫灾; 损失评估;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稻螟为害的确切记载始于 1 0 2 2年。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以前 ,以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为害为主。此后十几年中 ,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Walker)普遍大发生。 70年代 ,我国螟害轻微。 1 993年 ,二化螟急剧回升 ,三化螟也随之回升。 1 996年 2种稻螟大发生 ,此后连年暴发成灾。目前我国螟灾的主要特点是虫口密度高、受害范围广、受害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经济损失大。首要螟灾区是沿江稻区 ,二化螟和三化螟分别约占 2 3和 1 3。全国年发面积约 1 5 0 0万hm2 ,防治约 3 80 0万hm2 次。该文首次估计年防治代价约 45 7~ 60亿元 ,残虫造成作物损失近 65亿元 ,总经济损失约 1 1 5亿元。由此可见 ,当前稻螟已取代稻飞虱、棉铃虫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头号害虫。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我国稻螟暴发成灾的原因、趋势及对策 [J].
盛承发 ;
宣维健 ;
焦晓国 ;
苏建伟 ;
邵庆春 ;
宋凤斌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03-108
[2]   晚稻中后期二化螟为害特点及严重发生原因剖析 [J].
沈建新 ;
张惠琴 ;
张水妹 ;
董国堃 .
昆虫知识, 2002, (02) :110-113
[4]   Bt与锐劲特混用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J].
范仰东 ;
莫小平 .
昆虫知识, 2001, (04) :273-275
[5]   浅谈农药残留污染、中毒与控制策略 [J].
姚建仁 ;
郑永权 ;
董丰收 .
植物保护, 2001, (03) :31-35
[6]   棉铃虫灾害的长期性及性信息素的减灾控害作用 [J].
盛承发 ;
宣维健 ;
苏建伟 ;
王红托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1) :75-79
[7]   水稻二化螟再猖獗发生原因及综合治理 [J].
谢宝玉 ;
汪恩国 .
植物保护, 2000, (06) :45-47
[8]   温州市第三代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分析 [J].
李仲惺 .
昆虫知识, 2000, (05) :260-262
[9]   安庆市第三代二化螟田间为害状况及水稻损失率的研究 [J].
肖满开 ;
王小平 ;
张生来 ;
孙旺应 ;
卢汪政 .
昆虫知识, 2000, (05) :257-259
[10]   1999年东北稻区北部二化螟出现不完全第二代 [J].
宣维健 ;
苏健伟 ;
盛承发 .
昆虫知识, 2000, (04) :25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