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井间连通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
吕明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吕明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庆军
陈开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陈开远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4]
湖北武汉430074
来源
:
新疆石油地质
|
2006年
/ 06期
关键词
: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油气藏;
连通性;
采液指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塔河油田经多期构造及古风化岩溶作用,属于非均质性较强的裂缝、溶洞性复杂碳酸盐岩油气藏。研究其井间连通性,对于划分开发单元,进一步提高奥陶系油藏开发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动态生产资料,通过Orkiszewski方法计算井底流压,最终计算和评价油井产能系数,分析井间连通性。该方法的研究结果与静态地质分析相符,应用中与其他资料研究相互验证能够更加准确地划分储集层连通单元。
引用
收藏
页码:731 / 732 +7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石油工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涛平,胡靖邦主编, 2000
[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产能特征与储集层类型的相关性
[J].
谭承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
谭承军
;
吕景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
吕景英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国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3)
:43
-45+2
[3]
塔北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和技术
[J].
李宗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李宗杰
;
王勤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王勤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35
-40+44
[4]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J].
林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林忠民
.
石油学报,
2002,
(03)
:23
-26+7
[5]
井间示踪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J].
刘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刘瑞
;
杨广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杨广军
;
张士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张士成
;
孙大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孙大奎
;
高云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高云侠
.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4,
(03)
:8
-10
[6]
塔河油田4区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敏
.
新疆地质,
2004,
(02)
:196
-199
[7]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断层的封闭性
[J].
侯读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侯读杰
;
朱俊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朱俊章
;
唐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唐友军
;
徐新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徐新德
;
黄保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黄保家
.
地球科学,
2005,
(01)
:97
-101
←
1
→
共 7 条
[1]
石油工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涛平,胡靖邦主编, 2000
[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产能特征与储集层类型的相关性
[J].
谭承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
谭承军
;
吕景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
吕景英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国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3)
:43
-45+2
[3]
塔北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和技术
[J].
李宗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李宗杰
;
王勤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王勤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35
-40+44
[4]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J].
林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林忠民
.
石油学报,
2002,
(03)
:23
-26+7
[5]
井间示踪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J].
刘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刘瑞
;
杨广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杨广军
;
张士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张士成
;
孙大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孙大奎
;
高云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高云侠
.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4,
(03)
:8
-10
[6]
塔河油田4区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敏
.
新疆地质,
2004,
(02)
:196
-199
[7]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断层的封闭性
[J].
侯读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侯读杰
;
朱俊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朱俊章
;
唐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唐友军
;
徐新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徐新德
;
黄保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黄保家
.
地球科学,
2005,
(01)
:97
-1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