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研究

被引:14
作者
盖翠杰 [1 ]
杨上元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2] 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
关键词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5W模式; 传播体系;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13.09.004
中图分类号
G125 [对外文化交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在传播者上,媒体的传播力大幅提升,同时也应注意建构多元化的传播队伍,增强传播意识;在传播内容上,在继续推广汉语教学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加强思想文化内涵的提炼与传播;在传播途径上,要重视孔子学院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同时关注图书出版翻译工作;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对传播受众和效果分析的研究,以此推动建立和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十年来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A].关世杰;.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2006,
[2]  
外语教育.[M].秦晓晴; 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M].张国祚;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M].欧阳祯人;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大外交.[M].(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
[6]  
文化·人·自然.[M].(美)哈里斯著;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7]   对外传播中的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 [J].
关世杰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2, (15) :66-77
[8]   从莫言获奖谈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塑造与路径选择 [J].
刘意 .
中国报业, 2012, (20) :33-34
[9]   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德国的认知及接受度分析 [J].
王异虹 ;
龙新蔚 ;
江晓川 .
国外社会科学, 2012, (05) :90-97
[10]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传播力的构建 [J].
叶继海 .
新闻爱好者, 2011, (24)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