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绿洲灌区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李玲玲
黄高宝
秦舒浩
于爱忠
机构
[1]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免耕秸秆覆盖; 免耕立茬; 冬小麦产量; 相对生长率; 灌浆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2004—2007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IS)、免耕不覆盖(NT)、免耕秸秆覆盖(NTS)和免耕立茬(NTSS)5种耕作模式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NTS和NTSS延缓了冬小麦的生育进程,延长了其灌浆持续期;NTS及NTSS在冬小麦整个生长期都有最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相对生长率(RGR),较高的主茎穗平均灌浆速率和小麦籽粒充实指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也较高,最终表现为产量和WUE显著提高。与T相比较,2004—2007年NTS和NTSS平均产量分别提高18.6%和23.8%,2005—2007年NTS、NTSS平均WUE分别提高26.8%和16.1%。因此,在沙尘暴发生频繁、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甘肃河西灌区,以免耕秸秆覆盖或免耕立茬的方式种植冬小麦是有利于小麦节水增产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14 / 5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J].
冯福学 ;
黄高宝 ;
柴强 ;
于爱忠 ;
乔海军 ;
黄涛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499-2506
[2]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武威绿洲灌区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J]. 冯福学,黄高宝,于爱忠,柴强,陶明,李杰.应用生态学报. 2009(05)
[3]   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J].
于爱忠 ;
黄高宝 ;
冯福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1) :84-88
[4]   不同耕作措施下绿洲灌区冬小麦蒸发蒸腾特性及产量效应 [J].
秦舒浩 ;
黄高宝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611-614
[5]   耕作方式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 [J].
黄高宝 ;
罗珠珠 ;
辛平 ;
张国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6) :5-8+66
[6]   甘肃河西冬小麦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J].
黄高宝 ;
于爱忠 ;
郭清毅 ;
杨荣 .
土壤学报, 2007, (06) :968-973
[7]   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田蒸散特征的影响 [J].
黄高宝 ;
秦舒浩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793-799
[8]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麦豆双序列轮作体系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 [J].
黄高宝 ;
郭清毅 ;
张仁陟 ;
逄蕾 ;
Kwong Yin CHAN ;
于爱忠 .
生态学报, 2006, (04) :1176-1185
[9]   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李玲玲 ;
黄高宝 ;
张仁陟 ;
晋小军 ;
Guangdi LI ;
Kwong Yin CHAN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5) :96-98+118
[10]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李玲玲 ;
黄高宝 ;
张仁陟 ;
晋小军 ;
Kwong Yin CHAN .
生态学报, 2005, (09) :2326-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