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硫含量变化特征

被引:9
作者
李新华
刘景双
孙志高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土地利用; 总硫; 有效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硫、有效硫含量的变化,探明土壤硫含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小叶章湿地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高于开垦后的农田土壤,开垦导致土壤硫含量下降,且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弃耕7 a后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有所增加,但增加量相对较小,表明土壤硫库耗竭易、恢复难。土壤硫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湿地开垦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可能是引起土壤硫肥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将有利于维持和提高农田土壤硫肥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及其开垦后土壤中总硫变化的初步研究 [J].
郝庆菊 ;
王起超 ;
王其存 ;
李志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191-2194
[2]  
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袁可能 编著, 1983
[3]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