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旱区雨水集蓄对我国水权理论的启示——为“水权之争”提供一个西部经验兼与诸学者商榷

被引:4
作者
任海军
秦小虎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西部旱区; 雨水集蓄; 水权; 水权客体; 生存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雨水集蓄"是西部干旱地区一种古老的取水方式,通过对该取水方式的考察和介绍可知:中国的水权制度之构建离不开对中国特有国情的考察;应对水权概念、客体再认识,雨水集蓄客体是雨水资源;雨水集蓄是解决西部旱区环境生态问题的突破口;雨水集蓄权是生存权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水人权:人权法上的水权 [J].
胡德胜 .
河北法学, 2006, (05) :17-24
[2]   论水权的性质及构成 [J].
朱一中 ;
夏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1) :16-23
[3]   日本的河川水权、用水顺序及水环境保护简述 [J].
片冈直树 ;
林超 .
水利经济, 2005, (04) :8-9+35
[4]   澳、美水权制度对构建我国水权制度的启示 [J].
黄金平 ;
邓禾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 (06) :124-128
[5]   集雨工程是解决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J].
于法稳 ;
王晓平 .
中国水利, 2004, (21) :33-36
[6]   论水权的概念和体系 [J].
黄锡生 .
现代法学, 2004, (04) :134-138
[7]   论水权的定义 [J].
黄锡生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14-117
[8]   水权属性与水权塑造之法理辨析 [J].
赵红梅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23-26
[9]   俄罗斯联邦水权研究 [J].
王树义 .
法商研究, 2003, (05) :131-136
[10]   关于水权争论问题的意见 [J].
崔建远 .
政治与法律, 2002, (06) :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