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

被引:35
作者
马安娜
陆健健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通量; CO2; CH4; 环境因素;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8.02.018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湿地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湿地碳通量研究是湿地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由于湿地独特的土壤、植被以及水文过程,使得湿地碳通量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湿地温室气体特别是CO2和CH4的释放水平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其通量变化与许多外部因素相关,包括土壤状况、水文条件、植被类型、外源氮等。对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变化以及影响碳通量相关因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现有的研究表明,土壤状况对湿地碳通量影响较复杂,在一定范围内,表层土壤温度与气体排放密切相关,甚至呈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覆盖也影响湿地碳通量变化,导致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水文条件特别是水位高度对湿地CO2和CH4排放的影响不同,高水位不利于CO2排出,CH4则与之相反;植被对湿地碳排放也起到正、负两方面作用,并且物种各异。还讨论了湿地碳通量研究进展的瓶颈问题,特别对植被演替较快的潮滩湿地碳通量研究做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时空分布 [J].
张瑜斌 ;
林鹏 ;
庄铁诚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587-592
[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J].
周桔 ;
雷霆 .
生物多样性, 2007, (03) :306-311
[3]   Daily variation of carbon flux in soils of Populus euphratica fores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J].
Huang Xiang ;
Graduate University .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7, (05) :584-590
[4]   外源氮对沼泽湿地CH4和N2O通量的影响 [J].
张丽华 ;
宋长春 ;
王德宣 ;
王毅勇 ;
顾江新 .
生态学报, 2007, (04) :1442-1449
[5]   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J].
贾夏 ;
赵永华 ;
韩士杰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443-448
[6]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J].
陈广生 ;
田汉勤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2) :189-204
[7]   长江口湿地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的储碳、固碳功能研究——以崇明东滩为例 [J].
梅雪英 ;
张修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360-363
[8]   三江平原典型环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及碳贮量 [J].
殷书柏 ;
杨青 ;
吕宪国 .
土壤通报, 2006, (04) :659-661
[9]   长江口潮滩湿地-大气界面碳通量特征 [J].
杨红霞 ;
王东启 ;
陈振楼 ;
陈华 ;
王军 ;
许世远 ;
杨龙元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667-673
[10]   陆地碳循环中的微生物分解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J].
杨钙仁 ;
童成立 ;
张文菊 ;
吴金水 .
土壤通报, 2005, (04) :60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