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潮滩湿地-大气界面碳通量特征

被引:33
作者
杨红霞 [1 ]
王东启 [1 ]
陈振楼 [1 ]
陈华 [1 ]
王军 [1 ]
许世远 [1 ]
杨龙元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湿地-大气界面; 碳通量;
D O I
10.13671/j.hjkxxb.2006.04.023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选择长江河口崇明东滩为典型研究区域,使用原位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江河口潮滩湿地-大气界面碳通量(CH4和CO2)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崇明东滩低潮滩(CM-3)表现为碳的吸收汇,平均碳通量为-13.23mg·m-·2h-1,且有明显的变化特征,8月为碳吸收的高峰期,2月碳的通量值最低;虽然低潮滩CH4年平均排放通量仅为0.04mg·m-2·h-1,在碳通量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却是大气CH4的持续排放源.中潮滩(CM-2)为大气CH4的排放源,在7月达到排放高峰;对CO2而言,光照条件下(明箱)以吸收为主,而无光照时(暗箱)中潮滩是CO2的排放源.中潮滩湿地-大气界面碳的年平均交换通量为51.79mg·m-·2h-1,显著高于低潮滩,植被和有机质含量的不同是导致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温度和光照是影响碳通量及其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海三棱藨草植株和中、低潮滩藻类的光合作用均显著促进了潮滩对大气碳的吸收.
引用
收藏
页码:667 / 6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土壤CO和CH排放动态及影响因素 [J].
宋长春 ;
杨文燕 ;
徐小锋 ;
娄彦景 ;
张金波 .
环境科学, 2004, (04) :1-6
[2]   太湖春季水-气界面碳通量日变化观测研究 [J].
张发兵 ;
胡维平 ;
杨龙元 .
生态环境, 2004, (02) :186-190
[3]   三江平原湿地CH排放通量研究 [J].
郝庆菊 ;
王跃思 ;
宋长春 ;
刘广仁 ;
王毅勇 ;
王明星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3) :194-199
[4]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CO2和CH4通量及影响因子 [J].
宋长春 ;
阎百兴 ;
王跃思 ;
王毅勇 ;
娄彦景 ;
赵志春 .
科学通报, 2003, (23) :2473-2477
[5]   稻田CO2、CH4和N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J].
邹建文 ;
黄耀 ;
宗良纲 ;
郑循华 ;
王跃思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758-764
[6]   锡林河流域羊草群落春季CO2排放日变化特征分析 [J].
李明峰 ;
董云社 ;
齐玉春 ;
耿元波 ;
吕晔 .
中国草地, 2003, (03) :10-15
[7]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排放对比研究 [J].
王德宣 ;
吕宪国 ;
丁维新 ;
蔡祖聪 ;
王毅勇 .
地理科学, 2002, (04) :500-503
[8]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水、热与CO2通量的测定 [J].
张永强 ;
刘昌明 ;
于强 ;
贾金生 ;
沈彦俊 ;
孙宏勇 ;
唐常源 ;
A.Kondoh .
地理学报, 2002, (03) :333-342
[9]   芦苇湿地温室气体甲烷(CH)排放研究 [J].
黄国宏 ;
肖笃宁 ;
李玉祥 ;
陈冠雄 ;
杨玉成 ;
赵长伟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94-1497
[10]   青藏高原东部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 [J].
刘允芬 ;
欧阳华 ;
曹广民 ;
罗辑 ;
张宪洲 ;
赵新全 ;
杨清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