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河南春季的一次层状云降水特征研究

被引:10
作者
廖菲
郑国光
洪延超
杜秉玉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 江苏南京 
[5] 北京 
[6]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层状云降水; 云系特征; 增雨潜力;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4.02.003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2年4月4—5日发生在河南省的大范围春季层状云降水进行探空、雷达、卫星等综合加密观测,分析了锋面移动过程中的云系特征和降水特点。结果发现此次降水主要是700~500hPa大气位势不稳定( θse/ z<0)造成的,位势不稳定区与地面降水极值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另外,在位势不稳定层出现前后,高空250~200hPa均存在一个急流中心,而在位势不稳定层的上方或下方则会有风向切变与之对应。云层厚度小、云顶高度低、云系结构不均匀是此次降水云系的主要特点。700~500hPa之间的位势不稳定度小、水汽输送量小和云顶温度低是造成此次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人工影响天气现状与展望.[M].李大山主编;.气象出版社.2002,
  • [2] 人工影响天气优化技术研究.[M].张存;周毓荃编著;.气象出版社.2000,
  • [3] 两次江淮气旋的云雨特征及其人工播云效果的综合分析
    汪学林
    谷淑芳
    于勇
    李永振
    李茂仑
    霍晓光
    齐颖
    齐彦斌
    刘健
    张景红
    郑娇恒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S1) : 48 - 57
  • [4] 对流云降水过程中地形作用的数值模拟
    楼小凤
    胡志晋
    王广河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S1) : 113 - 121
  • [5] 江淮气旋和冷锋相结合天气过程的宏、微观结构分析
    王以琳
    王俊
    龚佃利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S1) : 30 - 38
  • [6] 寿县地区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微波遥感
    姚展予
    王广河
    游来光
    刘盈辉
    李万彪
    朱元竞
    赵柏林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S1) : 88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