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以湖北省竹溪县为例

被引:32
作者
李胜坤 [1 ]
张毅 [1 ]
闫欣 [2 ]
牛利强 [1 ]
汪洋洋 [1 ]
曹娟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 核密度估计; 空间变差函数; 竹溪县;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4.0056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2009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DEM数据为数据源,运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从分布、规模和形状3方面对秦巴山区的竹溪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展开研究,并分析不同地形梯度下的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竹溪县乡村聚落为集群分布,拥有多条核密度高值分布带,表现出"中东部密集、北部次密集、南部密集程度较低"的特征;2乡村聚落用地规模普遍偏小,呈现出"北部较大,中、南部偏小"的分布格局;3乡村聚落斑块形状的不规则程度较高,总体上看,中部和南部聚落斑块的不规则程度高于北部。南—北方向上乡村聚落形态分布的均质性最佳,东—西和东南—西北方向上乡村聚落形态的差异程度相对较大;4地形位指数综合了高程和坡度的信息,1-4(0.239 2-1.161 5)级地形位是乡村聚落分布的优势区间,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大,乡村聚落用地规模不断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80 / 7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