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甘肃地区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43
作者:
王吉庆
陆家兴
刘守俭
戴书琨
刘汝祯
机构:
[1] 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天水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谷试验站
来源:
关键词:
越夏;
自生;
初步研究;
麦苗;
小麦条锈病菌;
春麦;
春小麦;
菌源;
条锈菌;
冬麦区;
甘肃;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65.01.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小麦条锈病菌主要在海拔2300公尺左右的晚熟春麦和海拔1400—1500公尺以上的自生麦苗上越夏。根据自然地理区划、越夏特点和菌源传布作用等,初步将甘肃省的越夏地区划分为以下四个区:(1)陇东晚熟春麦及自生麦苗越夏区;(2)洮岷晚熟春麦及自生麦苗越夏区;(3)陇南半山地带自生麦苗越夏区;(4)天祝高寒山区晚熟春麦越夏区。这四个越夏区中以洮岷越夏区的菌源最多。2.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旬平均气温22—23℃是条锈菌越夏的温度上限,在夏季最热一句的气温超过此限度的地区,病菌即不能越夏。限制病菌越夏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晚熟小麦上的菌源与自生麦苗能否衔接。在晚熟小麦与自生麦苗重迭生长达30天以上的地区,即有利于病菌的越夏。3.在陇南地区,小麦条锈菌在黑麦自生麦苗上也可以越夏。田间观察和接种试验证明,黑麦苗上的条锈菌与小麦苗上的条锈菌能够交互感染。4.潛育期测定结果指出,条锈菌以日平均气温15—20℃时潛育期最短,只需7—11天,5℃以下潛育期长达50天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