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系熵的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18
作者
常晓林 [1 ]
张美丽 [1 ,2 ]
杨海云 [1 ,3 ]
李珍照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
[3] 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关键词
联系熵; 稳定性评价; 围岩;
D O I
10.16285/j.rsm.2010.01.001
中图分类号
TD32 [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围岩稳定性评价涉及许多不确定因素。由于集对理论和联系熵模型能有效地处理不确定问题,故将联系熵方法应用于围岩分类,建立矿岩分类的联系熵模型,计算围岩的联系熵值,相应地进行矿岩稳定性等级评价。是对系统不确定性进行量化的一种尝试,为矿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实例模型表明,联系熵越大,则矿岩的稳定性越差,越危险。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分布距离的软弱夹层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J].
张志强 ;
李宁 ;
陈方方 ;
GSwoboda .
岩土力学, 2007, (07) :1363-1368
[2]   联系熵在煤矿安全预评价中的应用 [J].
王莉 ;
田水承 ;
王晓宁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09) :129-133+147+145
[3]   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J].
廖文来 ;
何金平 .
人民长江, 2006, (07) :94-96
[4]   巷道裂隙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J].
王鲁明 ;
赵坚 ;
万德连 .
岩土力学, 2005, (10) :44-48
[5]   联系熵在教学测量与评价中的应用 [J].
郑岁华 ;
蒋云良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1) :111-115
[6]   可拓评价方法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 [J].
胡宝清 .
水利学报, 2000, (02) :66-70
[7]   基于可拓工程方法的矿岩稳定性评价 [J].
王亮 ;
乔兰 ;
蔡美峰 .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1999, (03) :28-31
[8]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赵克勤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