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的田间流行动态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16
作者
石明旺
徐明富
茹正刚
刘鸣涛
赵启学
机构
[1] 河南技术师范学院
[2] 新乡市农科所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模糊聚类分析,流行动态;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97.01.006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分析了小麦纹枯病的田间流行动态,结果表明:该病在田间的流行动态可以划分为5~6个阶段,即冬前发生期、冬季稳定期、返青上升期、拔节后为害期、抽穗白穗显症期等阶段。小麦纹枯病的田间分布和扩展,通过X1、X2、X3、X4几个参数来描述。聚类分析刻划了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分布,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扩展情况,即刻划了病害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为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与病害消长因素分析 [J].
王裕中 ;
吴志凤 ;
史建荣 ;
陈怀谷 ;
邵伯坤 .
植物保护学报, 1994, (02) :109-114
[2]   烟田斑须蝽种群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J].
高正良 ;
钱玉梅 .
植物保护, 1988, (05) :18-20
[3]   模糊聚类分析在稻纹枯病流行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J].
敬甫松 .
植物病理学报, 1985, (01) :39-47
[4]   纹枯病株在杂交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J].
敬甫松 ;
李兴谦 ;
徐昌能 .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04) :27-35
[5]  
模糊数学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袁嘉祖,冯普臣编著, 1988
[6]  
植物病虫测报[M]. 农业出版社 , 夏基康,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