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裂解色谱质谱技术的琼东南盆地渐新统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12
作者
孙永革 [1 ]
杨中威 [2 ]
谢柳娟 [1 ]
张永东 [2 ]
柴平霞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裂解色谱质谱; 干酪根; 优质烃源岩; 生烃潜力; 渐新统; 海相沉积; 琼东南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和陵水组发育泥岩、碳质泥岩和煤3类潜在油气源岩,但由于岩屑样品大多受到泥浆添加剂污染,利用经典的热解技术(Rock-Eval)和元素分析法都无法客观评价有机质的生烃特性。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干酪根裂解色谱质谱技术(PY-GC-MS)研究了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和陵水组烃源岩有机质的生烃特性。研究表明,该两套地层沉积有机质以Ⅱ偏Ⅲ型为主,生烃潜力属中—差水平。但相比之下,崖城组源岩生烃潜力普遍较好,而陵水组仅局部层位(主要是陵三段)可发育好的烃源岩。由于该区潜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滨海—沼泽和浅海环境,受区域性海侵影响大,相变快,因此,优质烃源岩不可能成片成带展布,其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所处空间位置是否近岸和近岸区域生态系统是否具有高的生产率两个因素。这一研究结论与中海油研究中心对该两套烃源岩所作生烃潜力统计结果相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579 / 5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多边形断层的发现及其油气意义 [J].
吴时国 ;
孙启良 ;
吴拓宇 ;
袁圣强 ;
马玉波 ;
姚根顺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22-26+32
[2]   莺-琼盆地低位沉积模式的新探讨 [J].
吕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4) :4-13
[3]   生油煤形成的环境制约 [J].
孙永革 ;
朱进 ;
徐华 ;
盛国英 ;
傅家谟 .
地球化学, 2002, (01) :8-14
[4]   莺歌海盆地流体压裂与热流体活动及天然气的幕式运移 [J].
董伟良 ;
黄保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36-40+111
[5]  
Application of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to evaluation of coal-generated hydrocarbon[J]. 孙永革,盛国英,傅家谟.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1997(01)
[6]   我国主要含煤油气盆地煤系源岩PY-GC热解产物组成及意义 [J].
孙永革,盛国英,傅家谟 .
沉积学报, 1995, (02) :120-127
[7]   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天然气分布特征及成藏模式预测 [J].
陈伟煌 ;
刘雨芬 .
中国海上油气, 1990, (02) :11-22
[8]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天然气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朱伟林等, 2007
[9]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胡见义等著, 1991
[10]  
煤成烃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傅家谟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