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与中国式经济增长——兼论腐败治理的社会基础

被引:11
作者
姜琪 [1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政府绩效评价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腐败治理; 非正式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域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腐败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公民受教育程度、公职人员工资水平对腐败的影响是一致而显著的,但财政分权、政府规模、地区投资水平与GDP增长率等变量对腐败程度的影响是不一致或不显著的;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人口红利带来的人力资本增长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固定资本投资的上升,绝非腐败的拉动使然;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二者并不存在显著的计量关系,更无必然的因果联系。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腐败治理的政策建议,否定了依赖正式制度改革的"制度万能论"的腐败治理思路,认为只依赖正式制度的改革来治理腐败是不够的,教育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的教化作用在腐败治理的过程中也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腐败治理的制度选择 [J].
燕继荣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3) :1-12+4
[2]   公共财政框架下收入公平分配的实现机制和路径研究 [J].
杨林 ;
郝瀚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 29 (02) :109-113
[4]   转轨期行政垄断的形成机理与改革路径 [J].
姜琪 .
现代经济探讨, 2012, (06) :84-88
[5]   腐败与收入不平等——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陈刚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5) :113-131
[6]   财政分权与官员腐败——基于1999-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潘春阳 ;
何立新 ;
袁从帅 .
当代财经, 2011, (03) :38-46
[7]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8]   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主义的视角 [J].
陈刚 ;
李树 ;
尹希果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3) :59-68
[9]   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 [J].
吴一平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1045-1060
[10]   行政垄断制度选择的一般分析框架——以我国电信业行政垄断制度的动态变迁为例 [J].
于良春 ;
杨骞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2) :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