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腐败治理的制度选择

被引:27
作者
燕继荣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反腐败; 制度建设; 官民关系; 分权;
D O I
10.16822/j.cnki.hitskb.2013.03.001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反腐败是当今中国政治的核心议题。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腐败治理基本可分为两种模式:古典的"君治"模式和现代的"民治"模式。中国政府反腐行动绩效不够显著是有观念、制度和政策三个方面的原因的。依据现代政治的一般经验,在中国既有的政治框架下腐败治理的可行制度选择是:通过宪政体制确立现代官民关系;通过分权—限权制度管住各地各部门"一把手";引入官员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克服"体制消融",建立统一、独立、专业化的反腐体系。反腐败需要形成共识:腐败事关重大,不仅关涉执政党地位,而且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而敷衍了事;制度漏洞是腐败滋生和蔓延的原因和条件,因此腐败治理应归结为制度建设;腐败治理不应该仅仅以查处大案要案、惩治贪官污吏为目标,而应该以废除特权、建立现代官民关系制度为目的;腐败治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为执政党的组织建设,而应该上升为国家政权建设;腐败治理的出路不在于各地党政部门的"廉政创新",而在于立足执政党长期执政和中国"民族复兴"大业之需要所进行的"顶层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4 +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亚国家民主化的挑战与回应:路径与选择——基于四国的比较研究 [J].
胡林 ;
任勇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0, (05) :111-124
[2]   腐败的经济增长效应:润滑剂抑或绊脚石? [J].
徐静 ;
卢现祥 .
国外社会科学, 2010, (01) :30-37
[4]  
中国反腐败法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 邹涛.当代社科视野. 2008(02)
[5]  
中国反腐败法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 邹涛.当代社科视野. 2008 (02)
[6]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 人民出版社 , 胡锦涛, 2012
[7]  
为人民看好“钱袋子”[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马骏, 2010
[8]  
权力与繁荣[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曼瑟·奥尔森(MancurOlson)著, 2005
[9]  
八十年来[M]. 文史资料出版社 , 黄炎培著, 1982
[10]  
对付官僚腐败和特权的四种办法 .2 丁学良.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istory/lspl/20090224/39941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