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北部陆坡铁锰沉积记录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被引:6
作者
张兴茂
翁焕新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铁和锰; 碳酸钙; 古环境; 指示性指标;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南海东北陆坡沉积柱的研究,建立了高分辨率铁、锰、CaCO3,Fe/Mn的值和醋酸溶性镁的变化序列.研究表明,铁和锰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两者在垂直方向上总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锰的氧化还原界面的深度要比铁的浅.经过成岩作用,铁基本上可以保存它原始的沉积含量,间冰期沉积物中铁含量要比冰期的高,铁含量波动幅度和频率可以表示短期的气候剧烈波动的强度和频率,同时也表明了陆源供给的相对稳定性.锰保存的含量比它原始的沉积含量明显减少,锰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海洋沉积环境的控制,在冰期锰含量得到相对富集,锰含量的较大波动多出现在碳酸盐含量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锰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曾经发生的海洋生产力、沉积速率和温度的巨大波动.在沉积柱中Fe/Mn的值的变化与碳酸钙的变化在总体上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冰期Fe/Mn的值小,而在间冰期时其比值较大,Fe/Mn的值可以作为一个表征碳酸盐旋回的灵敏的替代性指标,同时Fe/Mn的值的变化可以表征大气二氧化碳的波动和海洋沉积速率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J].
赵泉鸿 ;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481-501
[2]   南海东北部末次冰期—全新世古海洋学 [J].
魏国彦 ;
李孟扬 ;
段威武 ;
陈超云 ;
汪中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3) :22-31
[3]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环境与间隙水中的铁锰 [J].
宋金明,李鹏程 .
环境科学学报, 1996, (03) :294-295+1296+297-301
[4]   阿哈湖沉积物-水界面Fe,Mn的季节性释放特征 [J].
陈振楼 ;
普勇 ;
黄荣贵 ;
万国江 .
科学通报, 1996, (07) :629-632
[5]   EH, pH diagrams for Mn, Fe, Co, Ni, Cu and As under seawater conditions:: Application of two new types of EH, pH diagrams to the study of specific problems in marine geochemistry [J].
Glasby, GP ;
Schulz, HD .
AQUATIC GEOCHEMISTRY, 1999, 5 (03) :227-248
[6]  
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M].张正斌等著;.海洋出版社.1999,
[7]  
铁的地球化学.[M].()H.莱普编;《铁的地球化学》翻译组译;.地质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