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慧法治建设论纲

被引:38
作者
雷磊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智慧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要性; 基本原则; 立体规划;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200120.009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促生一种新的法治形态,即智慧法治。智慧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法治供给和法治效能、落实国家信息化和智能化战略,以及参与全球治理、引领世界法治体系创新的必然要求。它应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坚守伦理道德原则、全面信息化、开放协同和共享互信、国家安全保障和合作共赢七项基本原则。它是一项综合性和立体性的工程,包括加强党依法执政的信息化水平、智慧立法、智慧执法、智慧监察、智慧司法和智慧社会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牢牢把握智慧法治这一未来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让智慧法院为法治中国建设加速.[N].徐娟;.人民法院报.2019,
[12]  
“未来法治”当为长远发展谋.[N].张文显;.新华日报.2018,
[13]  
智慧法院建设给司法带来的十大变化.[N].龙飞;.人民法院报.2018,
[14]  
立足司法大数据深化智慧检务建设.[N].王新;李斌;.检察日报.2017,
[15]  
智慧司法,让司法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N].汤维建;.团结报.2017,
[16]  
让信息化为普法宣传添动力.[N].俞泓刚;.中国质量报.2013,
[17]   “智慧法院”让司法更公正、更高效 [J].
汤维建 .
人民论坛, 2017, (04) :89-91
[18]   法治中国建设的“共建共享”路径与策略 [J].
马长山 .
中国法学, 2016, (06) :5-23
[19]   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法治逻辑 [J].
公丕祥 .
法学, 2016, (07) :17-30
[20]   “互联网+”环境下的“智慧检务”工程进路 [J].
刘俊祥 .
中国检察官, 2016, (07)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