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被引:9
作者
齐俊生
马存
李红梅
姚树然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3]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气象因子,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6~1996年在石家庄河北棉花所黄、枯萎病混生病圃,对中棉所12每年8月20~25日进行黄萎病调查,并与当地6~8月每旬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空气相对湿度等与发生黄萎病关系进行单项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气温27℃是发病轻重的转折点,7月中下旬的气温是影响黄萎病发病强度的主要因素,可分为高温、低湿、少雨轻病年和低温、高湿、多雨重病年,两者出现频率接近50%。经过对黄萎病指(Y)与所有因子逐步回归分析,入选因子为7月中旬湿度(X5)、6月下旬降水量(X12)、7月中旬降水量(X14)、7月下旬日照时数(X24)和6月下旬平均气温(X30),得出回归方程可试用于黄萎病发病的预测预报。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豫北棉区气温与湿度对黄萎病发生的关系分析
    简桂良
    马存
    陈其煐
    [J]. 植物病理学报, 1995, (01) : 17 - 22
  • [2]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消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姚耀文
    马存
    谭永久
    王斯干
    程远大
    沈顺昌
    朱文炜
    胡士久
    曹竟煌
    刘庆义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1986, (03) : 59 - 64
  • [3] 棉黄萎病发病消长与温度关系的分析
    籍秀琴
    马存
    [J]. 农业科技通讯, 1980, (08) : 30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