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分异特征及其空间类型

被引:5
作者
程叶青 [1 ]
马庆斌 [2 ]
张平宇 [1 ]
何秀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关键词
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以东北地区110个商品粮基地县为例,构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依据Q型聚类结果划分强可持续生产能力型、较强可持续生产能力型、较弱可持续生产能力型、弱可持续生产能力型和极弱可持续生产能力型5种空间类型。为促进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图1,表3,参7。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的区域分异 [J].
程叶青 ;
张平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131-137
[2]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J].
程叶青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05, (05) :3-10
[4]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分析与预测 [J].
刘兴土 ;
佟连军 ;
武志杰 ;
梁文举 ;
邴印忠 ;
王建国 .
地理科学, 1998, (06) :501-509
[5]  
邓伟, 张平宇, 张柏, 主编.东北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  
何晓群 编著.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