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围子断陷无机成因气证据及其份额估算

被引:25
作者
倪云燕 [1 ]
戴金星 [1 ]
周庆华 [1 ]
罗霞 [2 ]
胡安平 [3 ]
杨春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无机成因; 烷烃气; 负碳同位素系列;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发育各种成因天然气,其无机成因烷烃气具有典型的负碳同位素系列(1δ3C1>1δ3C2>δ13C3>1δ3C4),并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大于-30‰,R/Ra大于0.5。根据二源混合(无机成因气与热成因气的混合)模拟计算结果,无机成因气端元组分与煤成气或油型气混合后,大部分混合气都需要无机成因气所占比例高于80%才能发生负碳同位素系列,混合气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远远偏重于徐家围子断陷无机成因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主峰值。因此,认为徐家围子断陷无机成因烷烃气不可能完全是二源混合的结果。另外,煤成气与油型气之间的混合模拟说明有机成因气之间的混合无法产生负碳同位素系列,进一步佐证了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负碳同位素系列的无机成因。图5表7参48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研讨会报告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2004
[12]  
松辽盆地深部结构及成盆动力学与油气聚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迟元林等著, 2002
[13]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等著, 1997
[14]  
辽河盆地天然气的形成与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徐永昌等著, 1993
[15]  
天然气地质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陈荣书主编, 1989
[16]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e systematics of bacterial formation and oxidation of methane[J] . Michael J. Whiticar.Chemical Geology . 1999 (1)
[17]  
Geothermal gases of the Mud Volcano Area, Yellowstone Park. Welhan J A,Poreda R J,Rison W, et al.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 1983
[18]  
Heliumisotopes in nature. Kamenskiy I L,Yakutseni V P,Mamyrin B A,et al. Geochemistry International . 1971
[19]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成藏特征 [J].
郭占谦 ;
刘文龙 ;
王先彬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2) :143-148
[20]   松辽盆地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及地层时代划分 [J].
王璞珺 ;
杜小弟 ;
王俊 ;
王东坡 .
地质学报, 1995, (04) :37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