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38
作者
王红丽 [1 ]
肖春玲 [2 ]
李朝君 [1 ]
李艳丽 [1 ]
张文佺 [1 ]
付小花 [1 ]
乐毅全 [1 ]
王磊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井岗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湿地土壤; 有机碳; 分异特征;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解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不同植被类型和冲淤性质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3种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以及与碳代谢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分析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潮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光滩,即高潮滩具有较强的有机碳汇聚能力。3种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大,其特征表现为:芦苇型沙质土-A区([4.34±1.30)g·kg-1]<芦苇/互花米草混合型粘质土-B区([7.35±1.63)g·kg-1]<芦苇/互花米草型粘质土-C区([9.17±1.18)g·kg-1],A区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系数最大为52%,C区最小为22%,而且有机碳空间分异受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以及土壤含水、含盐量的影响。芦苇型沙质土-A区有利于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与繁殖,具有较高的有机碳代谢能力,而芦苇/互花米草型粘质土-C区则更有利于有机碳的保留。研究结果用于阐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有机碳保留能力,进而为湿地的管理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22 / 15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Changes in soil enzyme activity, fertility, aggregation and C sequestration mediated by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ctices and water regime in a maize field [J].
Roldán, A ;
Salinas-García, JR ;
Alguacil, MM ;
Caravaca, F .
APPLIED SOIL ECOLOGY, 2005, 30 (01) :11-20
[2]   Fatty acid patterns of phospholipids and lipopolysaccharides in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soil: a review [J].
Zelles, L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9, 29 (02) :111-129
[3]  
土壤微生物研究法.[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
[4]  
土壤酶活性.[M].[苏]哈兹耶夫(Ф·Х·Хазиев) 著;郑洪元等 译.科学出版社.1980,
[5]   长江口潮滩湿地土壤酶活性的陆向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J].
刘存歧 ;
陆健健 ;
李贺鹏 .
生态学报, 2007, (09) :3663-3669
[6]   长江口盐沼滩面演化的有机碳累积效应 [J].
陈庆强 ;
周菊珍 ;
孟翊 ;
胡克林 ;
顾靖华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5) :614-623
[7]   不同质地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研究 [J].
李潮海 ;
王小星 ;
王群 ;
郝四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2) :412-418
[8]   上海地区外来种互花米草的分布现状 [J].
李贺鹏 ;
张利权 ;
王东辉 .
生物多样性, 2006, (02) :114-120
[9]   三种林下土壤浅剖面有机碳含量研究 [J].
李鸿博 ;
史锟 ;
孙咏红 .
生态学杂志, 2005, (10) :1230-1233
[10]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J].
周莉 ;
李保国 ;
周广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1) :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