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被引:50
作者
刘厚金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多维困境; 路径选择;
D O I
10.16524/j.45-1002.2005.11.01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我国行政问责肇始于“非典”肆虐的公共卫生危机,在两年来的制度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是:问责主体缺乏法定明确性;问责客体限于政府系统;问责内容缺乏法律规范,问责标准弹性过大;问责程序可操作性不强;问责的法律体系尚存缺陷;转型中的行政生态环境还不能有力地促进问责制的推行。完善行政问责制的路径选择是:确立以权力机关为主导、多方有序参与的问责主体架构;规范问责客体的范围,科学、合理、公正地界定责任人;界定问责内容,实现问责标准法定化;完善问责程序,增强可操作性;健全法律体系,克服制度缺陷;革新行政环境,再造责任型行政伦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初始建构与效能提升 [J].
张创新 ;
赵蕾 .
探索, 2004, (05) :44-47
[2]   建构问责制政府:我国政府创新必由之路 [J].
黄健荣 ;
梁莹 .
社会科学, 2004, (09) :28-37
[3]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J].
周亚越 .
理论与改革, 2004, (04) :41-43
[4]   问责制:责任政府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J].
谭功荣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4, (07) :17-19
[5]   论行政问责制 [J].
周仲秋 .
社会科学家, 2004, (03) :128-130
[6]   论责任政府及其重建机制 [J].
张定淮 ;
涂春光 .
中国行政管理, 2003, (12) :75-79
[7]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行政道德责任 [J].
韩冬雪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0, (05) :14-16
[8]  
论政治责任[M].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张贤明[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