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网络异化”与刑法应对模式

被引:46
作者
卢建平 [1 ,2 ]
姜瀛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2]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异化; 立法模式; 抽象性司法解释; 单行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针对网络中"信息失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与司法难题,"两高"以抽象性司法解释的形式实现了刑法向网络空间的扩张。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犯罪在进入虚拟网络后会脱离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原有形态,犯罪在网络中"异化"。我国刑法立足于现实社会,现实刑法在应对虚拟网络犯罪时具有局限性,对刑法扩张解释只能暂时应对网络犯罪的变化,无法克服我国大一统刑法典模式的局限性。而有效治理网络犯罪,需打破我国刑事立法模式的局限和束缚,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专门制定单行网络刑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非法经营罪的法益 [J].
陈超然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12 (01) :52-56
[2]   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 [J].
于志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3) :109-126+222
[3]   刑法学研究中的十关系论 [J].
张明楷 .
政法论坛, 2006, (02) :3-19
[4]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0, (01) :3-18
[5]  
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M].于志刚; 编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
[6]  
刑法方法论.[M].梁根林;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法.[M].(美)伊恩C.巴隆著;张平总编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8]  
网络犯罪比较研究.[M].皮勇;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9]  
刑法机制.[M].储槐植等著;.法律出版社.2004,
[10]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