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在栉孔扇贝组织蓄积、分配、排放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凡 [1 ]
赵元凤 [2 ]
吕景才 [2 ]
刘长发 [2 ]
机构
[1] 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2] 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铜; 栉孔扇贝; 积累; 排放;
D O I
10.15928/j.1674-3075.2007.03.048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海水中铜离子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内脏、肌肉、鳃组织内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铜浓度为0.05 mg/L时,各组织内铜蓄积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第13天均达吸收平衡,此时铜蓄积量(mg/kg干重)为:鳃79.65>内脏58.40>肌肉15.99;蓄积速率(mg/kg.d)为:鳃4.830>内脏4.800>肌肉1.000。将达到吸收平衡后的栉孔扇贝移入清洁海水中,排放结果表明:随排放时间增加,各组织铜离子蓄积量明显下降,第17天时各组织铜排出率为:鳃97.68%>内脏96.50%>肌肉73.60%;排出速率为(mg/kg.d)为:鳃3.820>内脏3.210>肌肉0.740。海水中铜浓度对铜蓄积量有明显影响,随着铜浓度升高,各组织内铜蓄积量明显上升,其中内脏团的蓄积量最大;表明栉孔扇贝的内脏团具有较高的蓄积重金属铜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重金属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 [J].
王文雄 ;
潘进芬 .
生态学报, 2004, (03) :599-604
[2]   栉孔扇贝体内麻痹性贝毒的累积与排出过程研究 [J].
朱明远 ;
邹迎麟 ;
吴荣军 ;
HALL Sherwood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2) :75-83
[3]   三角帆蚌对水体Cr,Pb和Cd的净化与吸收 [J].
项黎新 ;
邵健忠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2, (05) :569-572
[4]   几种络合态铜对彩虹方头鱼的生物有效性 [J].
龙爱民 ;
陶澍 ;
潘波 ;
刘国敬 .
环境化学, 2001, (04) :320-325
[5]   菲律宾蛤仔在高浓度锌铅水体中的金属积累 [J].
蔡立哲 ;
刘琼玉 ;
洪华生 .
台湾海峡, 1998, (04) :456-461
[6]   近江牡蛎作为海洋重金属Cu污染监测生物的研究 [J].
陆超华 ;
谢文造 ;
周国君 .
海洋环境科学, 1998, (02) :18-24
[7]   重金属在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中的生物积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翁焕新 .
环境科学学报, 1996, (01) :51-58
[8]   微量金属对海洋生物的生物化学效应 [J].
吴坚 .
海洋环境科学, 1991, (02) :58-64
[9]   渤海湾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的痕量金属含量 [J].
刘明星 ;
李国基 ;
顾宏堪 .
环境科学学报, 1983, (02) :149-155
[10]  
Soft-tissue accumulation of lead in the blue tilapia,Oreochromis aureus (steindachner), and the modifying effects of cadmium and mercury[J] . Paul Allen.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