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包古图金矿中发现的自然铋及其找矿勘探意义

被引:27
作者
郑波
安芳
朱永峰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自然铋; 金矿化; 包古图; 西准噶尔;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9 [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包古图金矿Ⅺ区位于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为富金属硫化物脉型金矿床,其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凝灰岩和安山岩。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热液演化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演化期是主要的金矿化期,由三个热液演化阶段组成:(Ⅰ)石英-硫化物阶段,形成不含金的石英-硫化物脉,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毒砂-黄铁矿-黄铜矿,成矿流体的温度为460~510℃,logfs2=-4.8~-6.4;(Ⅱ)硫化物-金-铋阶段,该阶段早期形成毒砂-黄铁矿组合,流体温度为420~470℃,logfs2=-5.2~-7.0,晚期沉淀了黄铜矿-辉铋矿-自然铋-自然金组合,是主要的金矿化阶段;(Ⅲ)钠长石-方解石阶段,在围岩中形成以钠长石为主,含少量方解石和石英的细脉。自然铋通常以熔滴状、不规则粒状被毒砂、黄铜矿和黄铁矿包裹,呈脉状充填于毒砂和闪锌矿裂隙中。自然金是该矿中主要的含金矿物,与自然铋共生或在自然铋中呈出溶结构,自然铋常被辉铋矿部分或全部交代。在热液演化早期(阶段Ⅰ)铋主要以Bi2S2(OH)2~0、HBi2S4-的形式运移,随着热液温度和硫逸度的变化Bi2S2(OH)2~0、HBi2S4-分解形成自然铋,但此时热液的温度(420~470℃)高于自然铋的熔点271℃,因此,自然铋主要呈熔融状态存在于热液中,熔融态的自然铋吸附热液中的金形成Bi-Au熔体体系,随着温度下降,Bi-Au熔体固结形成自然铋-自然金组合。成矿体系温度下降,液态Bi-Au合金结晶并分解是包古图金矿的重要成矿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26 / 14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组凝灰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安芳 ;
朱永峰 .
岩石学报, 2009, 25 (06) :1437-1445
[2]   新疆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容矿岩石及蚀变特征 [J].
申萍 ;
沈远超 ;
刘铁兵 ;
张锐 ;
王京彬 ;
张云孝 ;
孟磊 ;
王丽娟 ;
汪疆 .
岩石学报, 2009, 25 (04) :777-792
[3]  
西准噶尔包古图成矿斑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铜金成矿意义[J]. 唐功建,王强,赵振华,Derek A. Wyman,陈海红,贾小辉,姜子琦.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01)
[4]   新疆哈图金矿蚀变岩型矿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 [J].
安芳 ;
朱永峰 .
矿床地质, 2007, (06) :621-633
[5]   西准噶尔宝贝金矿地质与容矿火山岩的锆石SHRIMP年龄 [J].
王瑞 ;
朱永峰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590-602
[6]   中亚成矿域核心地区地质演化与成矿规律 [J].
朱永峰 ;
何国琦 ;
安芳 .
地质通报, 2007, (09) :1167-1177
[7]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 [J].
宋会侠 ;
刘玉琳 ;
屈文俊 ;
宋彪 ;
张锐 ;
成勇 .
岩石学报, 2007, (08) :1981-1988
[8]   新疆及邻区地质与矿产研究进展 [J].
朱永峰 ;
王涛 ;
徐新 .
岩石学报, 2007, (08) :1785-1794
[9]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伴生元素金和银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J].
宋会侠 ;
郭国林 ;
焦学军 ;
刘玉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4) :329-334
[10]   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 [J].
何国琦 ;
刘建波 ;
张越迁 ;
徐新 .
岩石学报, 2007, (07) :1573-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