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时代的感性象征与互联网价值的表达

被引:7
作者
宋辰婷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网络象征; 感性; 互联网价值; 社会整合;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6.03.011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教、卫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普通网民自身的文化表达方式,"象征"的创造和运用在当今中国网络空间中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网络象征具有明显的感性化特点,是互联网价值的重要载体。作为网络社会的精神内核,互联网价值的核心要义是一种网络化逻辑,是对社会基本价值的回归、时代新精神的倡导和对平民力量的尊重。中国社会的互联网价值具有独特的意义,它不仅为群体认同的重建提供了可能,而且直接成为一种高效的社会整合力量。如何正确对待互联网价值,已成为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重大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 [J].
刘少杰 .
学术月刊, 2012, 44 (10) :14-23
[3]   意识形态的理论形式与感性形式 [J].
刘少杰 .
江苏社会科学, 2010, (05) :14-20
[4]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 译林出版社 , (英)约翰·B.汤普森(JohnB.Thompson)著, 2005
[5]  
社会学与哲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