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替代羞耻到集体义愤:公共舆论及其媒介建构的情感机制

被引:5
作者
王佳鹏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羞耻; 义愤; 公共舆论; 媒介建构;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9.02.00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将羞耻感视为公共舆论中的核心情感,认为公众不但为自身缺陷的暴露而羞耻,也会为他者缺陷的暴露而羞耻。公众为他人而感到的替代性羞耻很容易转向充满道德正当性的集体义愤,这既是公共舆论的情感基础,也是媒介建构公共舆论的情感机制。以揭露羞耻、激发义愤为业的新闻报道和媒介呈现,很可能会加剧这些情感的极端化,使正当化的羞耻、羞愤和义愤日益走向超越正当性的群情激愤。因此,现代社会的公众和媒体都游走在羞耻与羞愤、义愤与激愤、理性与感性、正当性与危险性的边缘。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幻影公众.[M].李普曼.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2]  
人性论.[M].(英) 休谟 (Hune;D.) ; 著.商务印书馆.2008,
[13]  
公众舆论.[M].(美)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著;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4]   论道德的概念与论证 [J].
E·图根特哈特 ;
辛启义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