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杨红军
祝松鹤
申哲民
王文华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湖滨带; 生态恢复和重建; 生态功能; 生态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湖滨带是湖泊水、陆地生态系统间重要的过渡带,其独特的环境特征,使该区域内的生态因子兼有相邻系统的部分特征而又不同于其相邻系统,成为与两者密切相关的独立的生态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多湖泊的湖滨带受人类干扰而严重退化,加强湖滨带的基础理论及工程实践研究,恢复和重建湖滨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充分发挥湖滨带生态功能成为当前湖泊治理中的重要工作。通过综述国内外在湖滨生态系统的受损或退化的诊断、生态恢复和重建目标等方面理论的研究状况,介绍湖滨带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有关技术和对湖滨带恢复和重建成功与否判别方面的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19 / 8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金相灿主编, 2001
[12]  
植物群落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伯荪 编, 1987
[13]  
Threshold-Based Resource Management: A Framework for Comprehensive Ecosystem Management[J] . Emery Roe,Michel van Eete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1 (2)
[14]   长江中下游湖泊水生植被调查方法 [J].
崔心红 ;
陈家宽 ;
李伟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9, (04) :357-361
[15]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J].
章家恩 ;
徐琪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111-115
[16]   草海水生植被演替系列的数量研究 [J].
单保庆 ;
王刚 .
草业学报, 1998, (02) :24-34
[17]   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J].
章家恩 ;
徐琪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6) :46-53
[18]   东太湖茭草植被改造实验研究 [J].
李文朝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3) :53-55
[19]   西湖沉积物磷释放影响因子的研究 [J].
唐孟成 ;
贾之慎 ;
朱荫湄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3) :63-66
[20]   浅型富营养湖泊的生态恢复——五里湖水生植被重建实验 [J].
李文朝 .
湖泊科学, 1996, (S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