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格局热效应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2
作者
史久西 [1 ]
邓劲松 [2 ]
王小明 [1 ]
骆成方 [3 ]
裘鑫灿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浙江大学
[3] 浙江省绍兴县林业局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研究。通过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之间、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表明:在核心区,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大小受地类斑块相对面积的影响明显;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m缓冲区相关指数等几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该区景观复杂,景观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总量的25%,数量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75%。建立2个亮温多元线性模型,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控因子组,结果显示在景观斑块数量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地类斑块边界稠密、众多小斑块均匀分布、增温斑块形状狭长、降温斑块形状圆满的村庄更有助于环境降温。在核心区+100,+200,+300m缓冲区,环境亮温的主导因子变为绿地水体覆盖率,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问题的研究尺度以核心区+100m缓冲区范围为佳。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夏季城市热场的卫星遥感分析 [J].
陈云浩 ;
王洁 ;
李晓兵 .
国土资源遥感, 2002, (04) :55-59
[22]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热场分布规律研究 [J].
周红妹 ;
周成虎 ;
葛伟强 ;
丁金才 .
地理学报, 2001, (02) :189-197
[23]   遥感图像在土地覆盖和温度分布之间对应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 [J].
李加洪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1998, (01) :21-23+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