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与预警探讨

被引:19
作者
张晓东
蒋海昆
黎明晓
机构
[1]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关键词
地震预警; 地震预测;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通过对地震预测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分析,研究了针对自然属性的地震预测和针对社会属性的地震预测(预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针对自然属性的地震预测,只是根据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研究,考虑现阶段对地震孕育、发生的认识,给出未来地震发生的规模、地点及时间,不考虑预测后果,目的是检验对地震的科学认识水平。而针对社会属性的地震预测,除依据地震自然属性的预测结果外,还要重点考虑地震预测的后果,除考虑地震预测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外,还要考虑发布地震预报造成的影响,以及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等复杂因素,总之突出考虑地震预测的风险,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本文对地震预测面临的科学挑战和社会挑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并对地震预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自然灾害[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陈颙, 2007
[12]  
浅论地震预报地震学方法基础[M]. 地震出版社 , 陈章立著, 2004
[13]  
地震九讲[M]. 地震出版社 , (美)BruceA.Bolt著, 2000
[14]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大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对策 [J].
陈颙 ;
陈运泰 ;
张国民 ;
高建国 ;
吴忠良 ;
申旭辉 .
灾害学, 2005, (01) :2-15
[15]   预警等级预报——一种新的地震预报发布形式和对策的思考 [J].
杨马陵 ;
沈繁銮 ;
王正尚 .
国际地震动态, 2004, (08) :1-12
[16]   关于地震预警的思考 [J].
张晓东 ;
张国民 .
国际地震动态, 2004, (06) :42-46
[17]   加利福尼亚南部地震预警的可能性 [J].
R.M.Allen ;
H.Kanamori ;
蒋伟进 .
世界地震译丛, 2004, (02) :15-19
[18]   论地震数值预报——关于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发展战略的思考 [J].
刘启元 ;
吴建春 .
地学前缘, 2003, (S1) :217-224
[19]   地震预报研究的发展展望 [J].
张国民 ;
尹京苑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3, (04) :83-90
[20]   地震预报科学发展需要新思维和新的观测手段 [J].
张晓东 .
地震, 2002, (02)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