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测量工具修订与理论建构

被引:6
作者
于广涛 [1 ]
富萍萍 [2 ]
曲庆 [3 ]
刘军 [4 ]
孙聪 [5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2] 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中国)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5]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价值观; 整合性价值观; 适应性价值观; 义利观; 群己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1 [人生观、人生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为建构适于实证研究和社会调查的中国人价值观测量工具,本文通过两个子研究对之前开发的工具进行简化、修订和检验。新工具包含28个项目,分为7种价值取向:社会和谐(谐)、仁爱有信(仁)、公平公正(公)、家庭美满(家)、身心愉悦(悦)、显达有为(达)、开拓创新(新)。基于调查数据反映的关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命题,本文建构了有三个层级的中国人价值观系统。首先是价值属性的二分:整合性价值观(义)和适应性价值观(利);其次是价值呈现范围的二分:属己/属群整合、属己/属群适应;最后是7种具体的价值取向。这一具有历史文化嵌入性的工具和理论为中国人价值观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人情与面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黄光国, 2010
[12]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泽厚[著], 2003
[13]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
[14]  
中国青年大透视[M]. 北京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念演变”课题组编, 1993
[15]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of indigenous research: The geocentric implications of Yin-Yang Balance[J] . Peter Ping Li.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 2012 (4)
[16]  
VALUES: Reviving a Dormant Concept[J] . Steven Hitlin,Jane Allyn Piliavi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2004
[17]  
Goal Constructs in Psychology:Structure,Process,and Content. James T Austin,Jeffrey B.Vancouv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1996
[18]   当代中国工人价值取向:状况与特点 [J].
金盛华 ;
刘蓓 .
心理科学, 2005, (01) :244-247
[19]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J].
张岱年 .
齐鲁学刊, 2003, (05) :5-8
[20]   《易传》义利观研究──兼论《易传》之伦理思想 [J].
孙熙国 ;
许青春 .
周易研究, 1999, (04) :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