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夏季高温极值预测模型

被引:3
作者
李娇 [1 ,2 ,3 ]
任国玉 [2 ]
任玉玉 [2 ]
沈志超 [1 ,2 ]
孙秀宝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3] 铁岭市气象局
关键词
高温极值; EOF; 环流指数; 最优子集回归; 统计模型; 气候预测; 辽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3 [温度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7—2006年辽宁地区夏季23个站极端最高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的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应用EOF方法对高温极值样本进行分解,研究辽宁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区域整体一致的特征,中心区位于辽西北、辽北,第二、三特征向量空间分布表现为东西部反位相和南北反位相的特征。普查前3个时间系数与前期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认为前3个时间系数的显著影响因子是不同的。采用CSC准则确定最优预测因子,分别建立各时间系数的回归统计模型,并对高温极值历史拟合序列进行回报检验和预测检验。回报结果表明,各站历史拟合率均保持在一定水平,但拟合率在辽西地区较差。各年历史拟合率极不均衡,多数年份较为稳定,但个别年份拟合率较低。未来3 a试验性预测效果逐年下降,模型对未来1 a预测能力较好,可以作为业务预测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编著;.气象出版社.1999,
[2]  
利用最优子集回归和均生函数方法预测汛期降水趋势分布.[A].李东辉;于海龙;郭军军;.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2009,
[3]  
东北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D].杨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 06
[4]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 [J].
孙建奇 ;
王会军 ;
袁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2) :199-208
[5]   21世纪重庆极端气温事件的预估分析 [J].
张天宇 ;
程炳岩 ;
唐红玉 ;
李永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1) :120-127
[6]   最优子集回归在夏季高温极值预报中的应用 [J].
李玲萍 ;
尚可政 ;
钱莉 ;
李岩瑛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6) :54-58
[7]   中国大陆1956~2008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J].
周雅清 ;
任国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4) :405-417
[8]   用前期月环流指数预测新疆棉区稳定≥10℃初日 [J].
邹陈 ;
毛炜峄 ;
吉春容 ;
曹占洲 ;
李新建 .
干旱区研究, 2010, 27 (04) :621-627
[9]   中国夏季高温日数时空变化及其环流背景 [J].
雷杨娜 ;
龚道溢 ;
张自银 ;
郭栋 ;
何学兆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653-662
[10]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变化与东半球环流异常 [J].
蔡佳熙 ;
管兆勇 ;
高庆九 ;
林昕 ;
钱代丽 .
地理学报, 2009, 64 (03) :28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