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强势粒和弱势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田云录 [1 ]
陈金 [1 ]
董文军 [1 ]
邓艾兴 [2 ]
张卫建 [1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非对称性增温; 冬小麦; 强势粒; 弱势粒; 淀粉合成关键酶; 千粒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扬麦11为材料,采用全生育期田间开放式增温系统进行增温处理,研究了不同增温处理对小麦强和弱势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冬小麦强势粒中蔗糖合酶(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较弱势粒高,而且三者白天的活性均比夜间高。不增温条件下,整个灌浆期强势粒中SS、AGPase和SBE的活性平均分别比弱势粒高72.9%、111.4%和7.8%。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条件下,强势粒SS白天的活性比常温对照的高8.4%~31.2%,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11.1%~20.3%;弱势粒SS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9.7%~20.3%,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6.1%~32.0%。弱势粒中AGPase活性在不同增温处理下也显著提高,其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54.2%~124.4%,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20.7%~99.3%。增温对SBE活性的影响较小,强势粒和弱势粒在增温条件下其白天的活性均比对照高3.9%~12.1%,夜间的活性均比对照高1.0%~7.6%。相关分析表明,AGPase和SBE的活性与千粒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增温条件下AGPase和SBE的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弱势粒中AGPase和SBE活性的显著提高是千粒重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031 / 10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variability in wheat responses to elevated CO 2 and temperature.[J].J Wolf;M van Oijen;C Kempenaar.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2, 1
[2]   ELEVATED-TEMPERATURE REDUCES STARCH DEPOSITION IN WHEAT ENDOSPERM BY REDUCING THE ACTIVITY OF SOLUBLE STARCH SYNTHASE [J].
KEELING, PL ;
BACON, PJ ;
HOLT, DC .
PLANTA, 1993, 191 (03) :342-348
[3]   麦田开放式昼夜不同增温系统的设计及增温效果 [J].
田云录 ;
郑建初 ;
张彬 ;
陈金 ;
董文军 ;
杨飞 ;
张卫建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8) :3724-3731
[4]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籽粒淀粉的积累、粒度分布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闫素辉 ;
尹燕枰 ;
李文阳 ;
梁太波 ;
李勇 ;
邬云海 ;
王平 ;
耿庆辉 ;
戴忠民 ;
王振林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92-1096
[5]   灌浆成熟期温度对水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J].
金正勋 ;
杨静 ;
钱春荣 ;
刘海英 ;
金学泳 ;
秋太权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4) :377-380
[6]   冬小麦旗叶蔗糖和籽粒淀粉合成动态及与其有关的酶活性的研究 [J].
李永庚 ;
于振文 ;
姜东 ;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2001, (05) :658-664
[7]   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胚乳细胞发育及粒重的影响 [J].
封超年 ;
郭文善 ;
施劲松 ;
彭永欣 ;
朱新开 .
作物学报, 2000, (04) :399-405
[8]   水稻结实率的研究——稻穗上强弱势粒的干重积累过程与空秕粒的分布 [J].
顾自奋 ;
朱庆森 ;
曹显祖 .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06) :38-44
[9]  
Activities of enzymes involved in sucrose-to-starch metabolism in rice grains subjected to water stress during filling..Yang J; Zhang J; Wang Z; et al;.Field Crops Research.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