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子洲县典型淤地坝淤积过程和降雨关系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魏霞 [1 ]
李占斌 [1 ]
沈冰 [1 ]
李勋贵 [2 ]
鲁克新 [1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2]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淤地坝; 淤积过程; 淤积过程反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淤地坝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其坝系优化布局、相对稳定性及坝地效益等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淤积过程研究甚少。该文通过对黄土高原淤地坝进行调查,典型坝淤积过程剖面的观测及取样分析,结合库容曲线和每个淤积层的淤积厚度求出分层淤积量。根据暴雨产沙过程原理及淤积过程降雨资料,反演淤地坝各淤积层所对应的次侵蚀性降雨,建立层淤积量与相应次侵蚀性降雨指标的相关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坝地淤积物中层淤积量和次侵蚀性降雨的降雨侵蚀力呈幂函数关系,层淤积量和次侵蚀性降雨的最大30 m in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经检验结果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淤地坝在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 [J].
李敏 .
人民黄河, 2003, (12) :25-26+46
[2]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的淤地拦沙效益分析 [J].
焦菊英 ;
王万忠 ;
李靖 ;
郑宝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6) :302-306
[3]   浅谈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的作用 [J].
胡建军 ;
牛萍 ;
曹炜 .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 (02) :28-31
[4]   秃尾河流域暴雨洪水产沙特性的研究 [J].
李占斌 ;
符素华 ;
鲁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88-91
[5]   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 [J].
谢云 ;
刘宝元 ;
章文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6-11
[6]   黄河中游淤地坝拦沙机理及作用 [J].
方学敏 ;
万兆惠 ;
匡尚富 .
水利学报, 1998, (10) :3-5
[7]   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水沙传递关系研究 [J].
李占斌 ;
符素华 ;
靳顶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7, (04) :45-50
[8]   黄河中游淤地坝坝系相对稳定研究 [J].
方学敏 ;
曾茂林 .
泥沙研究, 1996, (03) :13-21
[9]   黄土地区小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研究 [J].
李占斌 .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996, (03) :177-183
[10]   关于淤地坝水毁研究的几个问题 [J].
黎汝静,刘思忆 .
中国水土保持, 1995, (12)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