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黄、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

被引:29
作者
官文江
何贤强
潘德炉
龚芳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
[4] 上海水产大学大洋渔业遥感及信息中心
[5] 上海
[6] 浙江杭州
关键词
海洋水色遥感; 海洋初级生产力;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2 [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估];
学科分类号
090803 ;
摘要
通过对多年的东海、黄海南部实测海洋初级生产力与环境数据的分析,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得到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模型。利用从2000年1月-12月的SeaWiFS数据反演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辐照度数据,以及同期的NOAA数据反演得到的海表水温数据,通过该模型,提取出我国海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信息。结果表明,在东海、黄海和渤海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明显,在东海,最大初级生产力的月份为5月,最小月份为2月。而在黄海和渤海,最大初级生产力的月份为8月,最小月份为2月。在大洋区,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与相关的文献资料比较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渤、黄、东海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信息及其变化情况。由于我国海区大部分是二类水体,水光学、水文特性比较复杂,叶绿素浓度等遥感产品的精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叶绿素浓度及其剖面分布估算不准,对整个模式的精度影响很大。同时由于所用的实测数据及其分布区域、时间的限制,以及没有同步数据,对该模型的结果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检验。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海洋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前沿 [J].
潘德炉 ;
李炎 .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03) :39-43
[2]   东海初级生产力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机制 [J].
李国胜 ;
王芳 ;
梁强 ;
李继龙 .
地理学报, 2003, (04) :483-493
[3]  
Photosynthetic rates derived from satellite-based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Behrenfeld M J,Falkowski P G.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 1997
[4]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卫星探测 [J].
吴培中 .
国土资源遥感, 2000, (03) :7-15
[5]   应用航天遥感信息对黄、渤海冬季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J].
刘宝银 .
水产学报, 1984, (03) :227-234
[6]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的计算方法 [J].
邢书珍,邢天奇 .
中国铁道科学, 1995, (03) :64-71
[7]   渤、黄、东海初级生产力和潜在渔业生产量的评估 [J].
宁修仁,刘子琳,史君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3) :72-84
[8]   黄海海区的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 [J].
朱明远 ;
毛兴华 ;
吕瑞华 ;
孙明华 .
黄渤海海洋, 1993, (03) :38-51
[9]  
Basin-ale estimates of oceanic primary production by remote sensing: the north Atlantic. Platt T,Caverhill C,Sathyendranath 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91
[10]  
Light and marine photosynthesis: a spectral model with geochemical and climatological implications. Morel A. 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 1991